大家覺得能在百貨展售的品牌感覺很厲害,就很想要去嘗試嗎?
小小小品牌如斗八,從採購布料、設計、創作、製作、行銷、銷售、寄送,全部一條龍一個人全包,如果你也跟我一樣,那可以聽聽我的經驗談。
|百貨寄賣經驗|
- 誠品中山書街(邊緣工事)2018/07-2019/1
- 站前誠品(邊緣工事)2018/09-11
- 高島屋(Namaste選物店)2018/09-11
- 站前誠品(那個市集)2018/12~2019/1/31)
–
- 北車中廣場(那個市集)2019/02/01-2/28
- 新竹sogo(覓品) 2019/03/19-3/31
–
- 中壢sogo(覓品)2020/02/11-02/26
- 新竹sogo(覓品專櫃)2020/03/01-8/31
|聽說…|
從2018年7月斗八開始踏入百貨寄賣的行列,開始前就有很多的聽說~聽說抽成很高、聽說還要值班、聽說不要輕易嘗試、聽說效益不一定會如你想像….開始前就有很多的聽說,但倔強如我,其實很不喜歡全盤接收聽說的事,就是想要自己去試過,自己下結論。所以就開始踏入百貨,對於我們有兩個重點- 1.可以把產品推到百貨客群的面前看看反應 2.體驗看看在百貨販售的生態是怎樣的 ,就這樣我們從“邊緣工事”開始
|第一次進櫃|
推著一卡皮箱,來到中山誠品書街,平時很少來的地方,卻在接下來的半年如走灶咖一樣的常來。
百貨休息了,文創專櫃的燈光熄滅,只見一群人開始收著桌面上的作品,裝進行李箱與大大的塑膠袋中,這樣的光景也是我接下來一年的生活,在百貨營業結束後小小品牌們開始忙碌起來,撤櫃的撤櫃,像我一樣來進櫃的就是等待桌面清空時被分配位置,(還有些品牌一個晚上就要同時撤櫃然後趕到另外一個地方進櫃!)然後菜鳥如我(初進櫃),看到大家擺設的速度與完整度真的自歎不如,因為每個人都只有小小的位置(除非你租大桌…但很貴)要如何去陳列出質感,其實需要很多道具去輔助,有質感的層架、木箱、好用的IKEA洞洞板,或是復古的道具、小花小草,重點是要和你的品牌定調相符,也不能一味只求好看好用。
這次進櫃準備了兩個木箱,架高做出層次感,但可以放的位置還是很有限(照片只拍了一半啦XD)只能說陳列會一次比一次好,就是要一直去調整去思考,後面也就陸續添加了一些層架,讓陳列更好看、好挑選,回顧以前的照片也是很有趣。
|開始寄售|
第一次的寄賣店門口就是這樣~在這裡認識了許多有理念的人,因為每個月都要值班好幾次,每次都可能搭到不同的設計師,要一起在同個空間待好幾個小時,就會聊起彼此的創作,藉由認識彼此也可以在值班時為彼此的作品說明。另外因為有時候值班可能只有一個人,所以要學會打收營機、刷卡、去開晨會、繳帳等等。恩是比我想像中還要多事,租金、抽成、值班,很多需要評估的事項,如果你也是像我一樣自己做作品販售,可能會覺得很吃力,因為值班時間就無法創作、有租金所以沒有售出就會有壓力,抽成滿高的不能讓自己是賣一個虧一個的狀態。像我是希望可以接觸不同的客群,所以願意去嘗試,但如果你沒有賦予這段時間意義,想要透過寄售百貨馬上賺錢,其實很不可能,特別是在這樣綜合選物店,有這麼多品牌去分散客人注意力,要怎麼樣去抓住客人眼球,去提升自己就是這段時間要做的。
看著照片完全看不到我擺的地方對吧,因為位置背對門口,完全瞄不到我。所以寄售的位置很重要,而好的位置你很難控制,有些主辦會直接指定你在哪,有些會公平用抽籤的方式安排座位。只能說運氣或有貴人相助也是一種實力。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