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牌的 百貨展售經驗 – 斗八(中)

|爆肝的一年|

(誠品中山書街廣場(邊緣工事)2018-第一次在廣場擺攤,桌子好大好大,只有簡單擺設,好陽春現在看起來滿可惜的,那時候還滿多客人的,日本客也滿多,他們帶走了許多書衣還有精緻的包包~~)

寄賣初期,除了很緊張不太會用刷卡機結帳之外,每次值班就是觀察來店的客人,他們喜歡怎樣的創作。願意聽的客人你就跟他們多聊幾句,怎麼樣都會是個機會。為什麼說是爆肝的一年呢,因為接了寄賣後又會開始拓點,品牌們會互相交流彼此有什麼通路,所以同一時間可能會有2~3個寄賣點,週末又有市集,所以2018算是忙到炸的一年。但我很慶幸那時候可以去做各種嘗試,讓我知道自己適合的通路與方式是怎樣的。

|介紹的力量|

有沒有去介紹差很多。

客人靠近時你有沒有去介紹一下產品特色或創作者的故事,其實會差很多,本來就算沒有要買,聽了一下覺得不錯不小心就手滑的例子不少。像是我們在公館有工作室,每次有人對我們作品有興趣我就會介紹說我們是母女工作室在傳統市場裡下次可以來玩這樣,就算講100次只有一個客人實際到來,我也覺得很開心。

或是說有人喜歡你的作品已經站到你的櫃位前,就可以說明我就是創作者,並說明你的創作理念,客人也會很驚喜,就算沒有消費如果能拿到按讚或追蹤也不錯~~雖然很笨拙很慢,但我覺得實際去面對面接觸各種客人這個過程,可以讓創作者得到很多回饋與反思的機會。

有一次一對媽媽閨密來到我的攤位前,被手工布長夾吸引,A媽媽對B說:「你喜歡嗎?」B說很喜歡啊,問了價錢後B說:「有點貴誒但是好美~」A就說「我送你啊」B就說「不要啦~~」中間還穿插許多斗八的故事,她們也很好奇我們為什麼會想做這個或是作品是怎麼誕生的,聊了一陣後她們就說考慮一下~有點興奮地離開, 過了3個小時…她們又晃回來,A淘氣地說:「我們來啦~可以算便宜一點點嗎」其實非常驚喜他們會回來,有給他們小小折扣意思意思,因為離開又返回的客人畢竟不多呀好好珍惜~最後A就刷卡送B一個美美長夾啦,好幸福

(這個長夾就是故事中的長夾~)

為什麼說這一段故事,因為常常去寄賣的人會懷疑為何好多天都沒有售出,是作品不符合客人喜好還是都沒人經過,其實不一定是你的客人沒有經過,可能是少了“介紹”沒有招呼客人,給予互動。這也是寄賣最常遇到的問題,你的作品在客人到來時會不會被好好介紹,還是就像是藝術品放在那裡,還沒有標明創作理念與故事,無法產生共鳴,客人就跳到下一幅作品去了。像初期只要自己值班售出的機率就高,但只要沒有值班就很容易掛蛋。

還有一個有趣的例子是,每次有一位姊姊值班時,斗八創作就容易被售出,因為觀察好幾次都是這樣,我就問她你怎麼這麼厲害,原來姊姊銷售經驗豐富,而且很熱心只要有人看我的作品她就會介紹一番,從布料材質到職人精神講過一輪(好像是作者似的熱情介紹),聽的人都超級有共鳴,每次都可以把高單價的精緻款式售出,真的覺得非常佩服,所以也不一定是要親自介紹,就算是第三人只要她是真心的去訴說品牌故事都可以與客人產生共鳴的。

好啦結論就是去寄賣,也要觀察寄賣單位的運作方式,他們會不會好好照顧你的作品(還是讓你的桌面被弄亂也不整理一下),他們會不會在客人有興趣時為你介紹兩句(不多只需要介紹重點就行),最後寄賣的其他設計師是不是都像你是原創的(還是有很多批貨的作品)

寄賣店家有挑選品牌的權利,你也有篩選寄賣環境的權利。

我們都是彼此的一面鏡子,希望映照出的都是美好。

未完待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